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19410.html
《計算機網絡基礎》上海交大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50758.html
《計算機網絡教程》吉林大學遠程教育課件[48課時輔導]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13164.html
《計算機網絡(第5版)》圖書的配套多媒體自學光盤
http://xidong.net/File001/File_64385.html
該書自1994年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以來,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現(xiàn)在為第7版。自2006年起連續(xù)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該書還被納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guī)劃教材。自出版以來,受到國內各大專院校師生的好評,被國內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0多所院校選為教材。
本書作者謝希仁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網絡專家和教育家,長期以來科研和教學雙肩挑。他具有極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深奧的網絡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易學易懂好記。
謝教授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從文字表述、圖表設計到課件制作都親歷親為,對任何一點不準確的內容都不放過,甚至包括中英文標點及“作”“做”等的用法,經常跟編輯探討怎么用跟合適。謝教授及時把國際國內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新概念新技術,都充實到自己編寫的教材中,同時,刪減過時的內容,所以,每一版本都更貼近網絡技術的新發(fā)展,也更加符合教學的大綱的要求。 謝教授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著我們。同時,他又是平易近人的,對于每個讀者來信,對于讀者的每一個建議和意見,都非常重視。
作為一個編輯,能在這樣的大師指導下工作,感到非常榮幸,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推出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報答社會,報答讀者。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21世紀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數(shù)字化、網絡化和信息化,它是一個以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時代。要實現(xiàn)信息化就必須依靠完善的網絡,因為網絡可以非常迅速地傳遞信息。因此網絡現(xiàn)在已經成為信息社會的命脈和發(fā)展知識經濟的重要基礎。網絡對社會生活的很多方面以及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已經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有三大類大家很熟悉的網絡,即電信網絡、有線電視網絡和計算機網絡。按照最初的服務分工,電信網絡向用戶提供電話、電報及傳真等服務。有線電視網絡向用戶傳送各種電視節(jié)目。計算機網絡則使用戶能夠在計算機之間傳送數(shù)據(jù)文件。這三種網絡在信息化過程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發(fā)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則是計算機網絡,而這正是本書所要討論的內容。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電信網絡和有線電視網絡都逐漸融入了現(xiàn)代計算機網絡的技術,擴大了原有的服務范圍,而計算機網絡也能夠向用戶提供電話通信、視頻通信以及傳送視頻節(jié)目的服務。從理論上講,把上述三種網絡融合成一種網絡就能夠提供所有的上述服務,這就是很早以前就提出來的“三網融合”。然而事實并不如此簡單,因為這涉及到各方面的經濟利益和行政管轄權的問題。
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以Internet為代表的計算機網絡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已從最初的僅供美國人使用的免費教育科研網絡,逐步發(fā)展成為供全球使用的商業(yè)網絡(有償使用),成為全球最大的和最重要的計算機網絡??梢院敛豢浯蟮卣f,Internet是人類自印刷術發(fā)明以來在存儲和交換信息的領域中的最大變革。
Internet的中文譯名并不統(tǒng)一?,F(xiàn)有的Internet譯名有兩種:
(1) 因特網,這個譯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推薦的。雖然因特網這個譯名較為準確,但卻長期未得到推廣。本書的前幾版都采用因特網這個譯名。
(2) 互聯(lián)網,這是目前流行最廣的、事實上的標準譯名。現(xiàn)在我國的各種報刊雜志、政府文件以及電視節(jié)目中都毫無例外地使用這個譯名。Internet是由數(shù)量極大的各種計算機網絡互連起來的,采用互聯(lián)網這個譯名能夠體現(xiàn)出Internet最主要的特征。本書從第7版開始,改用“互聯(lián)網”作為Internet的譯名。
也有些人愿意直接使用英文名詞Internet,而不使用中文譯名。這避免了譯名的誤解。但編者認為,在中文教科書中,常用的重要名詞應當使用中文的。當然,對國際通用的英文縮寫詞,我們還是要盡量多使用。例如,直接使用更簡潔的“TCP”,比使用冗長的中文譯名“傳輸控制協(xié)議”要方便得多。這樣做也更加便于閱讀外文技術資料。
曾人把Internet譯為國際互聯(lián)網。其實互聯(lián)網本來就是覆蓋全球的,因此“國際”二字顯然是多余的。
計算機網絡謝希仁 第 1 章?? 概述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2? 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
?*1.2.1? 分組交換的產生
?*1.2.2? 因特網時代
?*1.2.3? 關于因特網的標準化工作
???? 1.2.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 1.3.1? 計算機網絡的不同定義
???? 1.3.2? 幾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第二章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2.1?計算機網絡的構成
2.1.1?資源子網
2.1.2?通信子網 ( 點到點通道;廣播通道 )
2.2?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2.2.1?計算機網絡功能的分層
2.2.2?協(xié)議和協(xié)議的分層結構
2.2.3?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2.3?典型計算機網絡參考模型
2.3.1?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化
2.3.2?OSI參考模型
2.3.3?TCP/IP參考模型
2.4?網絡和網絡服務
第三章 數(shù)據(jù)通信的基本原理
3.1?數(shù)據(jù)通信的理論基礎
3.1.1?傅立葉分析
3.1.2?有限帶寬信號
3.1.3?信道的最大數(shù)據(jù)傳輸速率
3.2?數(shù)據(jù)通信技術
3.2.1?數(shù)據(jù)通信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
3.2.2?數(shù)據(jù)編碼技術
3.2.3?多路復用技術
3.2.4?通信線路的通信方式
計算機網絡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來,曾于1994年、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在2006年本書通過了教育部的評審,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2008年出版的第5版獲得了教育部2009年精品教材稱號。2013年出版的第6版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F(xiàn)在的第7版又在第6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修訂。計算機網絡第7版分為9章,比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和原理體系結構、物理層、數(shù)據(jù)鏈路層(包括局域網)、網絡層、運輸層、應用層、網絡安全、互聯(lián)網上的音頻/視頻服務,以及無線網絡和移動網絡等內容。各章均附有習題(附錄A給出了部分習題的答案和提示)。全書課件(PowerPoint文件)放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悅學多媒體課程資源平臺上。
計算機網絡第7版的特點是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同時力圖反映計算機網絡的一些新發(fā)展。本書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參考價值。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ISBN:9787121302954
版次:7
商品編碼:1202531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出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shù):464
字數(shù):742400
正文語種:中文
謝希仁,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成果有:1986年完成總參通信部局域網辦公系統(tǒng)項目;1987年在《電子學報》發(fā)表“分組話音通信新進展”;為國內首次介紹分組數(shù)據(jù)通信;1991年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組交換的話音數(shù)據(jù)通信系統(tǒng)”項目。1999年完成**個軍用衛(wèi)星通信系統(tǒng)網管中心的研制任務及“金橋網網管技術”項目等。上述科研項目分別獲得國家、軍隊和部級獎項。著有:《計算機網絡》第1至第7版(“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總印數(shù)超過400萬冊;譯著網絡類圖書2種,主持翻譯圖書14種。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電氣信息類和計算機類專業(yè)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對從事計算機網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也有學習參考價值。
該書自1994年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以來,1999年、2003年、2008年和2013年分別出了修訂版,現(xiàn)在為第7版。自2006年起連續(xù)被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該書還被納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自出版以來,受到國內各大專院校師生的好評,被國內著名高校如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100多所院校選為教材。
本書作者謝希仁教授是我國著名的計算機網絡專家和教育家,長期以來科研和教學雙肩挑。他具有極深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教學經驗,能把深奧的網絡知識深入淺出地介紹給讀者,讓讀者易學易懂好記。
謝教授對工作極其認真負責,從文字表述、圖表設計到課件制作都親歷親為,對任何一點不準確的內容都不放過,甚至包括中英文標點及“作”“做”等的用法,經常跟編輯探討怎么用跟合適。謝教授及時把國際國內計算機網絡發(fā)展的新概念新技術,都充實到自己編寫的教材中,同時,刪減過時的內容,所以,每一版本都更貼近網絡技術的新發(fā)展,也更加符合教學的大綱的要求。
謝教授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著我們。同時,他又是平易近人的,對于每個讀者來信,對于讀者的每一個建議和意見,都非常重視。
作為一個編輯,能在這樣的大師指導下工作,感到非常榮幸,也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社會責任感,推出一本又一本的好書,報答社會,報答讀者。
目 錄
第1章 概述 1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
1.2 互聯(lián)網概述 4
1.2.1 網絡的網絡 4
1.2.2 互聯(lián)網基礎結構發(fā)展的三個階段 5
1.2.3 互聯(lián)網的標準化工作 8
1.3 互聯(lián)網的組成 10
1.3.1 互聯(lián)網的邊緣部分 10
1.3.2 互聯(lián)網的核心部分 12
1.4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fā)展 17
1.5 計算機網絡的類別 19
1.5.1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19
1.5.2 幾種不同類別的計算機網絡 20
1.6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 21
1.6.1 計算機網絡的性能指標 21
1.6.2 計算機網絡的非性能特征 26
1.7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27
1.7.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 27
1.7.2 協(xié)議與劃分層次 28
1.7.3 具有五層協(xié)議的體系結構 30
1.7.4 實體、協(xié)議、服務和服務訪問點 34
1.7.5 TCP/IP的體系結構 35
本章的重要概念 37
習題 38
第2章 物理層 41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41
2.2 數(shù)據(jù)通信的基礎知識 42
2.2.1 數(shù)據(jù)通信系統(tǒng)的模型 42
2.2.2 有關信道的幾個基本概念 43
2.2.3 信道的極限容量 45
2.3 物理層下面的傳輸媒體 46
2.3.1 導引型傳輸媒體 47
2.3.2 非導引型傳輸媒體 51
2.4 信道復用技術 53
2.4.1 頻分復用、時分復用和統(tǒng)計時分復用 53
2.4.2 波分復用 56
2.4.3 碼分復用 57
2.5 數(shù)字傳輸系統(tǒng) 59
2.6 寬帶接入技術 60
2.6.1 ADSL技術 60
2.6.2 光纖同軸混合網(HFC網) 63
2.6.3 FTTx技術 65
本章的重要概念 66
習題 67
第3章 數(shù)據(jù)鏈路層 69
3.1 使用點對點信道的數(shù)據(jù)鏈路層 70
3.1.1 數(shù)據(jù)鏈路和幀 70
3.1.2 三個基本問題 71
3.2 點對點協(xié)議PPP 76
3.2.1 PPP協(xié)議的特點 76
3.2.2 PPP協(xié)議的幀格式 78
3.2.3 PPP協(xié)議的工作狀態(tài) 80
3.3 使用廣播信道的數(shù)據(jù)鏈路層 82
3.3.1 局域網的數(shù)據(jù)鏈路層 82
3.3.2 CSMA/CD協(xié)議 85
3.3.3 使用集線器的星形拓撲 90
3.3.4 以太網的信道利用率 92
3.3.5 以太網的MAC層 93
3.4 擴展的以太網 97
3.4.1 在物理層擴展以太網 97
3.4.2 在數(shù)據(jù)鏈路層擴展以太網 99
3.4.3 虛擬局域網 101
3.5 高速以太網 103
3.5.1 100BASE-T以太網 103
3.5.2 吉比特以太網 104
3.5.3 10吉比特以太網(10GE)和更快的以太網 106
3.5.4 使用以太網進行寬帶接入 107
本章的重要概念 108
習題 109
第4章 網絡層 113
4.1 網絡層提供的兩種服務 113
4.2 網際協(xié)議IP 115
4.2.1 虛擬互連網絡 116
4.2.2 分類的IP地址 118
4.2.3 IP地址與硬件地址 122
4.2.4 地址解析協(xié)議ARP 124
4.2.5 IP數(shù)據(jù)報的格式 128
4.2.6 IP層轉發(fā)分組的流程 132
4.3 劃分子網和構造超網 135
4.3.1 劃分子網 135
4.3.2 使用子網時分組的轉發(fā) 140
4.3.3 無分類編址CIDR(構造超網) 141
4.4 網際控制報文協(xié)議ICMP 147
4.4.1 ICMP報文的種類 148
4.4.2 ICMP的應用舉例 149
4.5 互聯(lián)網的路由選擇協(xié)議 151
4.5.1 有關路由選擇協(xié)議的幾個基本概念 151
4.5.2 內部網關協(xié)議RIP 153
4.5.3 內部網關協(xié)議OSPF 159
4.5.4 外部網關協(xié)議BGP 163
4.5.5 路由器的構成 1674.6 IPV6 171
4.6.1 IPv6的基本首部 171
先后在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張家口),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西軍電,現(xiàn)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兵工程學院(重慶)和通信工程學院(南京)任教?,F(xiàn)任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全軍網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總參通信部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會士和中國通信學會會士,IEEE高級會員,《電子學報》編委,大連理工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曾被評為全國和全軍優(yōu)秀教師,獲國家和軍隊級科技進步獎多次以及全軍通信系統(tǒng)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科技人員獎和總參謀部人梯獎。研究領域是網管系統(tǒng)和衛(wèi)星通信網控系統(tǒng),領導和參加研制出我國第一個商用和軍用的VSAT衛(wèi)星通信網控中心。負責主持翻譯出版了多部計算機網絡方面的世界名著,如Comer的《TCP/IP》(三卷),Stevens的《TCP/IP》(三卷),F(xiàn)orouzan的《TCP/IP》,Stallings的《數(shù)據(jù)與計算機通信》、《密碼編碼學與網絡安全》及《高速網絡》等。
主編的《計算機網絡》是中國國內影響最大的計算機網絡入門教材之一,被很多大學采用,曾被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材。
1931年2月27日 出生于北京市。
1947-1952年 在清華大學電機系學習。
1952-1958年 任解放軍張家口通信工程學院助教。
1958-1963年 任解放軍西安軍事工程學院助教、講師。謝希仁1963-1977年 任解放軍重慶通信兵工程學院講師。
1977-1999年 任解放軍南京通信工程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7年 任全軍網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1999-2000年8月 任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自動化學院教授。
2000年8月 退休。
2000年11月 任解放軍總參通信部科技創(chuàng)新工作站專家委員會委員。
2003年12月 至今任大連理工大學計算機系兼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