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功效與作用 秦皮圖片價格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小葉白蠟樹或秦嶺白蠟樹的樹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性味苦,寒。清熱燥濕中藥。主治:清熱燥濕、清肝明目、平喘止咳。用于熱毒瀉痢、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秦皮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陶弘景:秦皮,俗云是樊槻皮,而水漬以和墨書,色不脫,微青。且亦殊薄,恐不必耳。俗方惟以療目。《唐本草》:秦皮,樹似檀;葉細,皮有白點而不粗錯。取皮水漬,便碧色,書紙看背,青色者是。俗見味苦,名為苦樹。亦用皮,療眼有效。以葉似檀,故名石檀也?!毒V目》:秦皮,其木小而岑高,故因以為名。人訛為桪木,又訛為秦木?;蛟票境銮氐?,故得秦名也。
“苦櫪白蠟樹”,又名:梣木、苦櫪木、石檀、苦樹、盆桂、樊雞木、秦木、秤星樹、大葉栲、大葉白蠟樹、花曲柳。落葉喬木,高10米左右。樹皮灰褐色,較平滑,老時淺裂;小枝亦平滑,皮孔稀疏,闊橢圓形;芽短闊,密被褐色絨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對生;葉軸光滑無毛;小葉通常5片,罕有3或7片,小葉柄長5~15毫米,光滑無毛;葉片卵形,罕有長卵形或闊卵形,頂端1片最大,長8~11厘米,寬4.5~6.5厘米,基部一對最小,長4~6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略呈圓形,邊緣有淺粗鋸齒,上面光滑,下面沿中脈下部之兩側有棕色柔毛?;ㄅc葉同時開放,或稍遲于葉,圓錐花序生于當年小枝頂端及葉腋;花小,花萼杯狀,4裂;無花冠;雄蕊2,外露;雌蕊2,心皮合生,柱頭2裂。翅果倒長披針形,窄或稍寬,長約3厘米,先端窄圓或窄尖?;ㄆ?~6月。果期8~9月。生于陽坡或闊葉林山坡。分布吉林、遼寧、河北、河南等地。
“小葉白蠟樹”形態(tài)與上種相近,主要區(qū)別點為:小葉小,卵形或圓卵形,長2~4厘米,寬1.5~2.5厘米,最下一對小葉不較其他小葉小,或微??;葉兩面光滑無毛。有花冠,花瓣線形,淡綠色?;ㄆ?月。果期9月。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
“秦嶺白蠟樹”落葉喬木,高達20米。冬芽具銹色絨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7~9枚,葉柄極短;葉片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8~18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邊緣有淺波狀鋸齒,下面中部或其基部具銹色絨毛。圓錐花序長大,頂生;花白色,萼大,4裂;花瓣基部線狀,漸向先端擴大為匙形;雄蕊與花瓣等高。翅果線狀匙形,長2.5~3厘米?;ㄆ?月。生于山坡或溝岸。分布四川、湖北、陜西等地。
- 別名岑皮,梣皮,樊槻皮,秦白皮,桪木皮,蠟樹皮
- 產(chǎn)地河南,陜西
- 簡介秦皮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 產(chǎn)新四月,五月,九月,十月
秦皮市場近期來貨不大,不過貨源走動一般,行情暫無明顯變化,現(xiàn)市場個子售價5.5元,片子6.5元。
枝皮:呈卷筒狀或槽狀,長10~60cm,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zhì)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無臭,味苦。
干皮:為長條狀塊片,厚3~6mm。外表面灰棕色,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質(zhì)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
【鑒別】
(1) 取本品,加熱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見碧藍色熒光。
(2) 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5~10 余列細胞。栓內(nèi)層為數(shù)列多角形厚角細胞。皮層較寬,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散在或成群。中柱鞘部位有石細胞及纖維束組成的環(huán)帶,偶有間斷。韌皮部射線寬1~3列細胞;纖維束及少數(shù)石細胞成層狀排列,中間貫穿射線,形成“井”字形,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砂晶。
(3)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回流1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秦皮甲素與秦皮乙素對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 各含5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乙醇-甲酸(3:4:2: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含量測定】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經(jīng)80℃干燥至恒重的秦皮甲素對照品20mg,置10ml量瓶中,加乙醇適量,振搖使溶解,必要時可微溫加熱,放冷,加乙醇至刻度,搖勻,即得。
標準曲線的制備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30μl、50μl、70μl、90μl與 110μl ,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沿硅膠G薄層板的起始線分別點成 3~5cm的長條(據(jù)點樣量的多少而定),以正丁醇-氯仿-甲苯-甲酸(8:1:1: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定位,分別刮取對照品條斑置具塞錐形瓶中。同時刮取同一薄層板下端與條斑等面積的硅膠G作為空白,置另一具塞錐形瓶中,各瓶均精密加入乙醇10ml,45℃水浴小心加熱30分鐘,放冷,濾過,取續(xù)濾液,照分光光度法(附錄Ⅴ A),在336nm 的波長處測定吸收度,以吸收度為縱坐標,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測定法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50ml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醇10ml,稱定重量,加熱回流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精密吸取供試品溶液50μl ,沿硅膠G薄層板的起始線點成5cm的長條,另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5μl,點于供試品條斑一側間隔1。5cm處,作為對照。以正丁醇-氯仿-甲苯-甲酸(8:1:1: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刮取與對照品色譜中斑點相應位置上的供試品色譜中的條斑,照標準曲線的制備項下的方法,自“置具塞錐形瓶中”起,依法測定吸收度,從標準曲線上讀出供試品溶液中秦皮甲素的重量,計算,即得。
本品含秦皮甲素(C15H16O9)不得少于1。36%。
識別了,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秦皮以及青皮,相信很多人對于這兩者都很陌生,也不知道秦皮是不是青皮,更加不知道它們具有什么用處,其實兩者是不同的植物,而且都是中藥材,那么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秦皮是不是青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枝皮呈卷筒狀或槽狀,長l0~1500px,厚1.5~3mm。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zhì)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
秦皮味苦、澀,性寒。歸肝、膽、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的功效。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脾胃虛寒者忌服?!侗窘?jīng)逢原》中記載:胃虛少食者禁用。
青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曬干,習稱“個青皮”;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干,習稱“四花青皮”。
青皮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jīng)。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用于胸脅脹痛,疝氣疼痛,乳癖,乳癰,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海桐皮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主治風濕痹痛,四肢拘攣,腰膝痿弱,目赤翳膜,蟲牙疼痛,腹瀉痢疾,跌打骨折,濕疹疥癬。祛風濕、通經(jīng)絡濕邪為患,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沉重,重著粘滯不去。濕邪留滯關節(jié),陽氣不能布達,則關節(jié)疼痛、四肢拘攣、腰膝疼痛等。
秦皮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不太常見,其實秦皮也是一味中藥材。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秦皮的功效與作用。
秦皮的功效與作用有清熱燥濕,清肝明目,平喘止咳。其味苦、澀,性寒。主治濕熱下痢,目赤腫痛等癥。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白帶,慢性氣管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牛皮癬等疾病。
海桐皮性味苦、辛。平。入肝、脾二經(jīng)??嗫稍餄耢顫瘢量勺吒Z行氣,性平無寒熱偏頗,寒痹、熱痹均可應用。尤對風濕痹證、四肢拘攣、腰膝疼痛效佳。秦皮與海桐皮外形相似,功能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具體要使用起來,可以詳細咨詢醫(yī)生,以便正確利用,發(fā)揮最大的藥效。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nèi)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脾胃虛寒者忌服秦皮。
枝皮呈卷筒狀或槽狀。外表面灰白色、灰棕色至黑棕色或相間呈斑狀,平坦或稍粗糙,并有灰白色圓點狀皮孔及細斜皺紋,有的具分枝痕。內(nèi)表面黃白色或棕色,平滑。質(zhì)硬而脆,斷面纖維性,黃白色。氣微,味苦。干皮為長條狀塊片。
外表面灰棕色,具龜裂狀溝紋及紅棕色圓形或橫長的皮孔。質(zhì)堅硬,斷面纖維性較強。生于山坡、河岸、路旁,山地雜木林中或生于海拔1300~3200m的山坡雜木林中。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
秦皮湯
別名:秦皮洗眼方
組成:秦皮1兩,黃連1兩,苦竹葉1升。
主治:眼忽腫痛,盲。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8合,洗眼。
附注:秦皮洗眼方圣濟總錄》卷一○六)。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