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孤原型找到親人 失孤原型找到孩子了嗎

《失孤》是2015年的華誼兄弟制作的一部“打拐”題材的電影,由彭三源自編自導(dǎo),劉德華、井柏然、吳君如等主演。影片講述了1998年,雷澤寬兩歲的兒子雷達丟了,雷澤寬開始了長達十四年的尋子之路。一路上雷澤寬歷經(jīng)艱辛,還認識了四歲時被拐修車小伙曾帥。雷澤寬幫曾帥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帶著曾帥送他的導(dǎo)航儀繼續(xù)自己的尋子之路 。該影片于2015年3月20日上映 。

一個兩歲的孩子雷達在1998年的某一天走失,父親雷澤寬(劉德華飾)從此開始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途中歷盡艱辛,偶然遇到了四歲時被拐的修車小伙曾帥(井柏然飾),兩人一同踏上尋親之路,僅一次修車經(jīng)歷讓兩人結(jié)識,在了解到雷澤寬的尋子歷程之后,曾帥不僅沒有收取修車費用,更與雷澤寬一起踏上尋親之旅,途中兩人建立了父子般的情誼。

失孤原型找到親人

電影中,曾帥也是個和家人離散的別拐賣兒童,得知雷澤寬是在尋找被拐的孩子,于是免費為雷澤寬修好了摩托車。其中雷澤寬的原型郭剛堂,和阿峰也是在尋親路上結(jié)緣的。

昨日傍晚,記者聯(lián)系上阿峰時,他正在去貴陽的大巴車上。他說:“終于和親人們一起過了個中秋節(jié),感覺很幸福。“2012年4月,我去六盤水市盤縣尋親時,遇到了郭剛堂。”當(dāng)時,他聽說郭剛堂也是來尋親的,親近之情油然而生。兩人熟識后,因為年齡彷若父子,他自然而然地叫起了“郭爸爸”?!斑@些年郭爸爸忙著到處尋親,我們偶爾有聯(lián)系,交流的主要還是尋親的話題。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郭爸爸把我也寫進了他的筆記中?!?/p>

電影失孤劇照

據(jù)阿峰回憶,1992年的一天,自己的父親帶他去貴陽找大哥,給了他一盒餅干后,爸爸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不過,據(jù)阿峰大哥胡國強回憶,當(dāng)時是一位堂伯將弟弟阿峰拐賣了?!案赣H本意是將弟弟抱養(yǎng)給熟人,沒想到最后被拐賣了,而且拐賣了好幾次。23年來,全家都沒有放棄過尋找弟弟,父親現(xiàn)在已經(jīng)69歲了,一直對此深感內(nèi)疚?!?/p>

被拐賣到福建后,當(dāng)時才6歲的阿峰過著悲慘的日子,阿峰這個小名也是養(yǎng)父母給他取的。阿峰說,他常被養(yǎng)父母打罵,有時甚至被養(yǎng)父綁起來吊著打,還曾逼他喝尿。親人們重逢后,聽說了弟弟的這些遭遇,大哥胡國強非常氣憤。

郭剛堂是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

因為受不了折磨,10年前,阿峰離開了養(yǎng)父母家,自己在外面打拼。后來,他在福建省晉江市當(dāng)上了聯(lián)防隊員,自己租房居住。幾年前,朋友向他推薦,有個“寶貝回家”網(wǎng)站可以發(fā)布尋親信息,他便上網(wǎng)發(fā)布了自己的尋親信息。

去年,阿峰再度回到養(yǎng)父母身邊居住了三個月。阿峰說,養(yǎng)父母多次將他逐出家門,養(yǎng)母甚至說要登報和阿峰脫離母子關(guān)系,但阿峰在與養(yǎng)父母的“斗爭”中,還辦了名字為“林玉彪”的身份證。“這是他們給我取的名字。”

郭剛堂,電影《失孤》的原型,一個全國各地尋找兒子的父親。他騎著摩托車走遍了中國絕大多數(shù)省份。車后的旗子上印著兒子的照片。

在養(yǎng)父家,阿峰翻到一張身份證復(fù)印件,上面的名字叫胡關(guān)清(音),阿峰懷疑,這就是自己的生父。他只記得家里有兄弟5人,自己是老五;二哥小時候后腦勺沒有頭發(fā);家門口有一條河,自己常在河邊玩?!驮诎⒎蹇嗫鄬びH時,家住瀘州市古藺縣太平鎮(zhèn)的胡增強也在找尋弟弟的下落。他的父親叫胡光清,他是家里的老三,老五是個弟弟,小時候就被人拐走了。

今年上半年,胡增強在浙江打工時,無意中在網(wǎng)上看見阿峰的尋親信息,根據(jù)阿峰的描述,胡增強覺得這個小伙子很像自己的弟弟。在“寶貝回家”志愿者們的籌劃下,9月26日,六盤水市鐘山區(qū)會展中心禮堂舉行了一場認親大會。胡增強帶著一對雙胞胎女兒與二哥胡小強、大哥胡國強趕回古藺,又花了十多個小時趕赴六盤水。當(dāng)胡氏三兄弟跟著父母走上臺時,所有的觀眾都認為他們肯定是一家人,因為幾弟兄實在長得太像了,單憑外貌就能看出來。

郭剛堂45歲,山東聊城人,電影《失孤》中劉德華扮演角色“雷澤寬”的人物原型。

1997年9月21日,郭剛堂兩歲幼子郭振走失,從此踏上漫漫尋子路。十幾年中,為了尋找郭振,他騎摩托車找遍全國除新疆、西藏外的所有省份,行程逾40萬公里。18年過去,兒子郭振至今仍未找到。

郭振,現(xiàn)年20歲。1997年9月21日,2歲半的郭振在山東聊城開發(fā)區(qū)被拐。左腳小腳趾和腳面之間有燙傷的疤痕,兩只耳朵外側(cè)有明顯的尖尖。

3月20日電影《失孤》上映當(dāng)天,45歲的郭剛堂跟百余名觀眾一起進了影院。

開場幾分鐘,打扮成農(nóng)民模樣的劉德華出場,一同出現(xiàn)的,是片中最重要的道具—摩托車。車后座上,插著一面由彩布制成的旗子,像伏在摩托車上累得抬一次頭都費力的劉德華一樣,這面旗子耷拉褶皺,沒有一絲生氣,仔細辨認,是一張孩子的照片。

劉德華還沒開口,郭剛堂的眼淚嘩地就流了下來。怕影響觀眾,他從座位上起身,繞到放映廳側(cè)面的樓梯處,坐在臺階上。不敢出聲,他就咬自己的手指,把頭埋進膝蓋。

電影中設(shè)置了幾處故意逗笑觀眾的橋段,全場集體笑出聲的時候,他在哭。因為咬了太多次手指,手指肚變形了。

兩個自己決裂的時刻

郭剛堂有典型的70后烙印,不直呼劉德華,叫“天王”。除了口音不像,郭剛堂覺得,“天王”把他心里的悲苦都演出來了。

1997年,郭剛堂兩歲的兒子郭振被人販子抱走。發(fā)動親友拉網(wǎng)式搜索,無濟于事,郭剛堂騎上摩托車,天涯尋親。

就是《失孤》中那樣一輛摩托車,插著印著兒子照片和信息的旗子,一個破舊的黑色挎包里塞滿尋人啟事,還有兩件換洗衣服。再有就是一掛妻子做的印著烙畫的葫蘆,那是一路的盤纏。

以山東聊城的家為起點,北到漠河,南到海南,十幾年里,除去新疆、西藏,郭剛堂騎著它,走遍了其余所有省份,走遍了每個可能有消息的犄角旮旯。

郭剛堂喜歡電影中劉德華的特寫鏡頭,布滿皺紋和泥垢的臉,黯淡空洞幾近呆滯著的眼,都能訴說出自己十幾年經(jīng)歷的艱難。

兒子剛走失一兩年,有次騎到河南,兜里只剩一毛五分錢,太餓了就找了一家面館,老板看著面善,郭剛堂小聲問:“您能不能……”后面的話沒說出口,眼淚上涌,郭剛堂扭到一邊攥緊拳頭捶地。

多年后回憶起那個場景,郭剛堂覺得那是和前半生的自己決裂的時刻。

在那之前,他是村子里最出息的后輩,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一天就能掙上一兩百塊。他模樣不錯,自小人緣好,又有一副好嗓子,有次在歌舞團下鄉(xiāng)表演時湊熱鬧,連唱帶跳《冬天里的一把火》,甚至老板想挖他過去唱歌。

在那之后,郭剛堂,他的體面,連著他20多歲時茂盛的自尊和志向,一起沒了蹤影。

編劇兼導(dǎo)演彭三源2012年到了郭剛堂家里。冰冷。隆冬季節(jié),爐子沒生。臨近春節(jié),沒有窗花。郭家沒有一絲紅色。

郭剛堂說上幾句就不自覺地嘆息。彭三源說,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一場考試,上天給了郭剛堂最難的一張試卷。

只有在路上,才對得起兒子

這答卷只有一個答案:找到孩子。

乞討、流浪,為了省錢找寺廟道觀借宿。飯館老板、街頭混混、橋洞里占地盤的流浪漢,怕跟人起沖突誤事兒,所有挑釁、嘲笑、刁難都不去理會。明明笑不出來,也要硬擠出張笑臉,求這一路上的人行個方便。

唯一一次大沖突是有年在河北,路邊吃飯時碰到幾個醉漢,原本挨了幾下可以忍過去,但對方把旗子從摩托車上扯下,在孩子的照片上跺了幾腳。

挨完揍推著摩托車走了一會兒,郭剛堂忍不了了,折回去和他們打了起來。年輕時是個體育能手,最后竟也算不得吃虧。

很多人勸過,不如重新開始,雖然后來又有了兩個孩子,但郭剛堂聽不進。

鐵哥們兒付成說,郭剛堂出去四五年后,他繞了一個大彎兒說,“也該顧顧家里?!备冻芍两裼浀霉鶆偺媚菑埬?,從木然到憤怒。

妻子張文革沒阻攔過丈夫,她知道也攔不住。最初幾年,就是目送丈夫騎上摩托出門,然后在安了電話的鄰居家等著電話線那頭報平安。

有年冬天在內(nèi)蒙古,看著地圖上鎮(zhèn)子和鎮(zhèn)子離得挺近,但真騎起來,荒野里一處人煙都沒有。

風(fēng)刮在臉上像刀子,手指上裂開口子,不敢動。半夜實在騎不動了,躲在一個小土堆背身休息,困意襲來,零下30幾度,郭剛堂知道一旦睡過去人也就沒了。

他就在曠野里蹦跶著取暖,挺到天明。

有沒有想過放棄?

只有一次,騎到大別山碰到大雨。山里的邪風(fēng)讓雨點加速,石子一般抽在頭盔上,發(fā)出爆炸一樣的聲音。

山路上,摩托車推不動,雨水灌到頭盔里順著頭皮往下淌,郭剛堂在心里罵,老天爺,我都已經(jīng)這樣了,這雨就不能停嗎?風(fēng)就不能小點兒嗎?

老天爺沒聽,一股強風(fēng)把郭剛堂和破摩托一齊拍在山路上,所幸路一側(cè)有一排一尺多寬的水泥樁,不然掉下去就是懸崖。

卡在水泥樁中間望懸崖,郭剛堂覺得跳下去把一切了結(jié)也挺好?!安皇窍敕艞壒?,是想放棄自己。”

但這時候,歪斜的摩托車后座上的旗子還在風(fēng)雨里飄著,發(fā)著啪啪的聲響。

他幻聽了,那聲響像是郭振在說,“爸爸別難過,我一直陪著你呢?!?/p>

“兒子,你在哪兒啊?爸爸找你回家?!碧炷虾1钡卣?,不管摩托車后面的旗子換過多少面,這句話一直用最大的字體印在最醒目的位置。騎行的時候,郭剛堂喜歡聽身后旗子抖在風(fēng)中的聲音,他覺得和郭振在一起。

電影里,劉德華說,“15年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個父親?!边@基本是郭剛堂對導(dǎo)演彭三源說的原話。

郭剛堂說,那些年皮肉上遭受的痛苦更像是贖罪。只有在路上,他才覺得對得起兒子。

缺席了兩個孩子的童年

如果可以,郭剛堂希望能把自己劈成兩個。一個在路上繼續(xù)尋找大兒子,另一個留在老家,陪伴父母妻兒。

電影《失孤》接棒上年九月上映的電影《親愛的》,再度將“打拐”話題帶回我們的視線。故事取材于郭剛堂真實的尋子故事——1999年起尋子至今17年,長途跋涉累計40萬公里,尋子路上曾騎壞10輛摩托車(電影中的摩托車就是他2011年出行駕駛的那一款),自己的孩子還未找到,卻讓7個家庭重新團圓。戲中劉德華飾演的雷澤寬正是以他為原型,為了尋找被拐的兒子,踏上了長達十五年的尋子之路。

華仔為了擺脫偶像包袱,這么多年努力鉆研演技,本次為配合尋子父親的形象,胡子拉碴,身穿寒磣衣褲,手指甲都壞了??上щ娪安]有好好表現(xiàn)這個令人感到酸楚的父親,而是把大量的篇幅放在雷澤寬幫助曾帥找鐵索橋的情節(jié)上。因為曾帥只依稀記得生母有條長辮,家附近有鐵索橋和竹林,于是兩人結(jié)伴去了全國各地不同的鐵索橋,然后大量的刻畫用在兩人路上的相處。本片的題目為《失孤》,原型也是尋子的父親。所以理應(yīng)把主要的篇幅放在尋子上,而不是幫人找爸媽上。

另外,影片中吳君如飾的人販子,與主線劇情的具體關(guān)系沒有明確交待,可以說是有點莫名其妙。雖然人販子被捕,孩子獲救,心灰意冷至的母親卻在同一時間選擇了跳橋自殺,會讓很多觀眾更加同情“被拐賣兒童”的家庭殘酷。但是編劇并沒有把這些真實的觸動關(guān)聯(lián)起來,這是這部電影最大的敗筆。

不過,這樣一部電影,其社會意義已經(jīng)大于電影本身了。有導(dǎo)演愿意去拍,有投資商愿意投拍,電影院愿意上映,觀眾才有機會關(guān)注到“拐賣兒童”這個嚴峻的社會問題,也才會有人注視到社會上有一群堅持不懈地堅持“尋子”的“失孤”父母,從而有機會推動社會真正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正如取材于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xué)校的真實性侵事件的韓國電影《熔爐》,最終令韓國國會對當(dāng)時性侵罪行量刑標準偏低的韓國法律作出修訂一樣。

 

沖著劉天王的造型,期待他在演技上會有所突破,昨晚去看了零點首映,小失望。
這其實是井柏然找爸爸的故事

劉德華尋子15年,但電影大部分篇幅講述的是他跟著井柏然----一個四歲就被拐賣了的孩子尋親的故事。經(jīng)歷了一些曲折后,井柏然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劉德華則繼續(xù)他茫然的尋子之路。電影沒有用畫面去表現(xiàn)劉德華當(dāng)時丟了孩子的悲痛,甚至他的孩子和家人都沒有出現(xiàn),只在開頭部分用不多的情節(jié)代表了他尋子15年所經(jīng)歷的滄桑,觀眾大部分是通過他的邋遢形象和他口中去了解這個人,以及他的故事。

反而是井柏然的故事細節(jié)更豐富,兒時的記憶、現(xiàn)在的家庭、即將面對親生父母的猶豫,讓這個人物更飽滿,而劉德華像是從茫茫人海中來,我們并不認識他,只是在旅途中偶遇,一起喝杯茶聊了幾句,然后他又往茫茫人海中去了。

為了表現(xiàn)丟失孩子的父母之痛,電影把這個重任交給了倪景陽----一個被拐孩子的母親,她與劉、井并沒有交集,劉德華只是在路上看到她的尋子海報就順帶幫著一起宣傳。倪景陽丟了孩子后,每天就失魂落魄地在紅綠燈路口豎個廣告牌,警察叫她回家她也不回,下雨也要打把傘給廣告牌擋雨。。。在孩子被找到的那一刻,已經(jīng)精神崩潰的她沒來得及得到這個消息就從橋上一躍而下了。
觀眾情緒沒能達到高潮

電影或許想讓觀眾感受在拐賣小孩這件事上,相關(guān)人物的不同立場和心理,一眾角色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倪景陽是丟了孩子的母親,以致精神致崩潰跳江自殺;劉德華是執(zhí)著尋子的父親,15年的漂泊是因為只有在路上他才認同自己是一個爸爸;井柏然是被拐的孩子,但有個跟他一起被拐的孩子害怕失去現(xiàn)在的安逸生活,導(dǎo)致他不敢說出全部真相去尋找自己的父母;福建那個養(yǎng)育了被拐孩子的母親,當(dāng)劉德華提出想做親子鑒定時,抓住劉德華的頭發(fā)拼命抽他的臉;孫海英和許娣是找回孩子(井柏然)的父母,全村人一起烘托他們的激動;吳君如是人販子,抱著降價也賣不出去小女孩被抓;熱心的網(wǎng)友和交警(梁家輝),以及路人甲乙丙丁對待尋找孩子的不同態(tài)度。。。

電影確實展現(xiàn)了眾生相,但這一眾人物除了劉德華和井柏然外,只是作為一些符號化的點綴出現(xiàn)在電影中,大多只有一兩個場景,露臉的時間太短導(dǎo)致觀眾只能對他們匆匆一瞥,沒有足夠的時間慢慢融入到角色的內(nèi)心去理解他們,感受他們。更關(guān)鍵的一點是,包括劉德華與井柏然在內(nèi),這些人物各有各的故事,觀眾被他們出場所帶動起來的情緒,隨著另一個故事人物的登場,因為注意力的轉(zhuǎn)移而很快就消失,結(jié)果就是觀眾的情緒被硬生生地分割開來,沒有交織沒有矛盾沒有持續(xù),當(dāng)然也就沒有高潮咯。

因為題材,也因為吳君如的出演,很自然會把《失孤》和《親愛的》做對比?!队H愛的》里面也展現(xiàn)了眾生相,但各個人物都是圍繞著黃渤和郝蕾的孩子失而復(fù)得這個故事而存在,觀眾在同一件事里更容易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去感受他們的立場和心理,因此心會一直都被揪著放不下,觀眾的情緒隨著劇情的推進被持續(xù)刺激,一次次達到了高潮。《親愛的》也穿插了其他被拐孩子父母的故事,但只是選取了張譯作為代表,并讓他參與到黃渤的尋子過程中,從而有足夠的露臉時間讓觀眾去了解這個角色,而且這個角色也讓觀眾去體會另一種可能:如果孩子找不到會怎么樣?當(dāng)然,《親愛的》那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明顯更有張力,觀眾的情緒也更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

所以,《失孤》零零碎碎拼湊起來的劇情,仿佛給觀眾的就是上帝視角,沒有體會到高潮也不能怪觀眾冷漠了。
緣聚緣散,冷暖人生

既然這部電影不像《親愛的》那樣催人淚下,是否像《桃姐》一般溫暖人心呢?我的答案是:否。

《失孤》里面確實有不少溫暖人心的情節(jié),劉德華的本子里就厚厚地記錄著一路以來人們對他的幫助,他和井柏然之間若似父子若似基友的感情,全村人圍觀井柏然與父母團聚等,都一時讓人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溫暖與希望,但倪景陽在孩子被找到的同時跳入水中的鏡頭太刺痛人心,劉德華最后繼續(xù)孤身尋子之路也讓觀眾把悲涼從影院帶回了家。在《桃姐》里面,葉德嫻雖然在晚年中風(fēng)入院、孤苦伶仃、最后在養(yǎng)老院度過余生。這個角色看似凄慘,但她的身份設(shè)定是仆人,正是葉德嫻卑微和凄慘,反而襯托出劉德華對她的所為實屬大幸,像親人一樣的對待,更帶她出席明星云集的電影首映禮,讓她在安穩(wěn)無憾中走完最后的人生。觀眾更多感受到的不是葉德嫻的慘,而是劉德華對她的好,所以會倍感溫暖。

《桃姐》讓人覺得溫暖的還有各種細致入微的生活場景,劉德華與葉德嫻之間小孩子似的調(diào)皮對白,眾大牌客串也讓整部影片帶有嘉年華一般的輕松氣氛。而《失孤》呢,這些元素也不缺,劉德華與井柏然在洗車時相互潑水,肥腸粉老板娘曖昧地問井柏然在哪里過夜,也有吳君如、梁家輝等大牌助陣,但總覺得這些都是湊數(shù)的,有些突兀,對整片的氣氛沒有起到定調(diào)的作用,只是春晚里面的幾個小品。

在影片的最后,劉德華問大師他能不能找到孩子,大師說,找得到是緣聚,找不到是緣散(原話不記得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我覺得這部片子頂多讓觀眾感受到的就是悲歡離合,冷暖人生。
幾點驚艷

除了天王的土鱉造型外,影片有幾個地方頗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多一些這樣的情節(jié)或許這部電影就成了。

  • 劉德華拿出地圖,兩張人民幣掉在地上,他撿起來小心翼翼地擦去泥漿,并在本子上記錄下來,那是把他趕下高速公路的警察(梁家輝)悄悄塞給他的。
  • 劉德華和井柏然去到一個村莊,井柏然明知道那位失去孩子的并不是自己的母親,但還是堅持想去見她一面,劉德華極力阻止,跟他講了新疆一位被拐孩子母親的故事。一位已經(jīng)長大的被拐孩子找上門,這位新疆母親明知不是自己的還是留下他一起生活。三年后孩子的親生父母把他帶走了,不久這位母親就自殺了。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井柏然,他想見的那位母親很可能承受不了希望過后的失望。
  • 川蜀之地的山啊,水啊,橋啊,馬路啊還是挺秀美的,沒有拍出油畫般的質(zhì)感真可惜了。
  • 影片最后那位紅頭發(fā)的熱心網(wǎng)友真漂亮,看完全劇你就會認同我了。

尾巴

其實這部片子吧,看看劉天王不耍帥的表演挺好的,井柏然演戲也有模有樣,其它的,不要期望太高就好了。

不明白的是,為什么不把《回家的路》放進電影里?!
無聊胡侃幾句,不喜就折了吧。愿天下失散的孩子、父母都過得安好!

更多
  • 該日志由 于2017年12月23日發(fā)表在 未分類 分類下, 你可以發(fā)表評論,并在保留原文地址 及作者的情況下引用到你的網(wǎng)站或博客。
  • 本文鏈接: 失孤原型找到親人 失孤原型找到孩子了嗎 | 幫助信息-動天數(shù)據(jù)
  • 文章標簽:
  • 版權(quán)所有: 幫助信息-動天數(shù)據(jù)-轉(zhuǎn)載請標明出處
  • 【上一篇】 【下一篇】

    0 Comments.

    發(fā)表評論